名人與藥酒那些事兒(二)
名人自釀藥酒傳后世
轉(zhuǎn)載自《城市快報》2012年11月26日 第十刊 杏林古韻 作者:李寧
杏林仆人
全國中醫(yī)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
藥酒之于名人,更多的時候是療病強身的選擇,然而,事情總有例外。如三國時的諸葛亮,在平定南蠻的過程中用藥酒抵抗瘴氣,這才獲得了戰(zhàn)爭的勝利。這件事,雖說是把藥酒搬到了戰(zhàn)場上,然而發(fā)揮的還是藥酒在醫(yī)療領(lǐng)域的作用。據(jù)《世說新語》記載,著名書法家鐘繇有兩個兒子鐘毓與鐘會,趁著父親熟睡之際,曾一起偷喝家里珍藏的藥酒。于他們而言,動機只是對于藥酒的好奇。凡此種種,都可歸結(jié)于“用”藥酒。然而,還有些人,他們不是酒匠,也不是醫(yī)者,卻釀造出了千古流傳的藥酒。
【裴度釀魚兒酒】
盛唐時期,糧食產(chǎn)量極大提高,據(jù)史料記載,“人家貯糧,皆級數(shù)歲,太倉委積,陳腐不可較量”,為釀酒業(yè)的繁榮奠定了雄厚的物質(zhì)基礎(chǔ)。而釀酒之風(fēng),甚至已經(jīng)延至宮廷,唐太宗曾親自釀造葡萄酒,唐憲宗則釀李花酒,不少大臣也成了釀酒名家,如諍臣魏征,曾釀造醽醁酒和翠濤酒,獲得了唐太宗的贊譽,汝陽王府所釀的酒也是獨領(lǐng)風(fēng)騷。
裴度是唐朝后期杰出的政治家,官至宰相,亦是文學(xué)家,當時的人都很敬重他?!芭釙x公度累朝元老,于功名之際盛矣,而詩人出其門尤盛?!笔侨藗儗λ脑u價。裴度釀酒的故事見于《清異錄》:“裴晉公剩冬常以魚兒酒飲客,其法用龍腦凝結(jié),刻成小魚形狀,每用沸酒一盞,投一魚其中?!?/p>
釀造此酒所用的龍腦,是一種十分珍貴的樹脂香料,唐朝時,這種香料來自波斯,投入沸酒中,香氣撲鼻,這使得魚兒酒在當時堪稱一絕。此外,龍腦即是現(xiàn)代中醫(yī)所說的冰片,《唐本草》說它“主心腹邪氣,風(fēng)濕積聚,耳聾。明目,去目赤膚翳。”《本草綱目》稱其能“療喉痹,腦痛,鼻息,齒痛,傷寒舌出,小兒痘陷。通諸竅,散郁火。”
【蘇軾《蜜酒歌》傳世】
宋代文學(xué)家蘇軾并不沉迷于飲酒,卻極愛釀酒。蘇軾曾從一位道人那里得到釀造蜜酒的方法,不僅親自實踐,還做了一首《蜜酒歌》,記錄下了釀造的全過程:
真珠為漿玉為醴,
六月田夫汗流泚。
不如春甕自生香,
蜂為耕耘花作米。
一日小沸魚吐沫,
二日眩轉(zhuǎn)清光活。
三日開甕香滿城,
快瀉銀瓶不須撥。
百錢一斗濃無聲,
甘露微濁醍醐清。
君不見南園采花蜂似雨,
天教釀酒醉先生。
先生年來窮到骨,
問人乞米何曾得。
世間萬事真悠悠,
蜜蜂大勝監(jiān)河侯。
蘇軾用文學(xué)化的手法記錄了蜜酒釀法,雖然后人能從中得到發(fā)酵時間短、味道甜美等信息,卻未能細致到讓后人按法操作。幸而南宋張邦基在《墨莊漫錄》中,詳細介紹了蜜酒的釀造方法:“每蜜用四斤煉熟,入熟湯相攪,成一斗。入好曲二兩,南方白酒餅子米曲一兩半,搗細,生絹袋盛,都置一器中,密封之。大暑中冷下,稍涼溫下,天冷即熱下。一二日即沸,又數(shù)日沸定,酒即清可飲。初全帶蜜味,澄之半月,渾是佳酎。方沸時,又煉蜜半斤,冷投之,尤妙。予嘗試為之,味甜如醇醪,善飲之人,恐非其好也?!?/p>
關(guān)于蜜酒的療效,李時珍在《本草綱目》中有記載說:“蜜酒,孫真人曰:‘治風(fēng)疾風(fēng)癬’?!睂O真人即藥王孫思邈,是用蜜酒治病的第一人。
【安定郡王釀黃柑酒】
趙德麟為北宋宗室,其父爵位為安定郡王。趙德麟本人和當時的很多文學(xué)家交好,并有詩詞唱和,如著名文學(xué)家王铚曾寫過一首《和趙德麟》,被看做王铚的代表作。
而蘇軾,則是趙德麟的密友之一,趙德麟曾將其父親親手釀制的黃柑酒贈予蘇軾。
蘇軾品嘗之后,寫下了那首著名的《洞庭春色賦》,其在序言中提到了黃柑酒:“安定郡王以黃柑釀酒,名之曰洞庭春色。”此后,趙德麟又多次送黃柑酒給蘇軾,蘇軾則寫詩回贈,如《次韻趙德麟雪中惜梅且餉柑酒》。
推崇黃柑酒者,非蘇軾一人,范成大亦然。他在《吳郡志》中有如下記載:“真柑,出洞庭東南山,柑雖桔類,而其品特高,芳香超勝,為天下第一……安定郡王以釀酒,為洞庭春色?!?/p>
黃柑酒是果酒的一種。果酒的療效,大多與所用材料相關(guān)。黃柑雖稍有苦、酸之味道,卻能止咳、補胃、生津、降火。
本報記者 李寧